新闻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信息化系统
企业邮箱

许涛在《人民论坛网·国家治理网》发表署名文章:六力协同,加快培育中外合资建筑企业新质生产力


12月2日,人民日报下属国家治理智库研究传播全媒体平台——《人民论坛网·国家治理网》刊发中建-大成党委书记、董事长许涛的署名文章六力协同,加快培育中外合资建筑企业新质生产力》。

文章指出,在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号召下,中建-大成公司坚持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加力改革创新,强化科技支撑,充分整合股东公司全产业链和科技创新优势,积极投身建筑工业化、数字化、绿色化浪潮,以“六力”协同打造了独具特色的新质生产力发展高地,不断探索高质量发展新模式。

人民论坛网·国家治理网  

据悉,《国家治理》杂志创刊于2014年6月,由人民日报社主管、人民论坛杂志社主办。十年来,《国家治理》杂志聚焦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密切联系相关领域专家学者和党员干部,着力打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家治理重要论述学习宣传阐释国家阵地,国家治理领域重大课题研究探索的思想高地,地方基层治理经验汇聚交流的权威平台。



 六力协同 

加快培育中外合资建筑企业新质生产力

中建-大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 许涛


中建-大成建筑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中建-大成公司)组建于1986年,是经国务院批准,由中国建筑集团与日本大成建设株式会社共同出资成立的新中国第一家中外合资建筑企业。38年来,中建-大成公司秉承“优质、协和、诚信、高效”的发展理念,始终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谋划推动企业改革发展工作,在服务国家战略、响应国家倡议中担当作为,完成了众多优质精品工程,实现了飞速跨越式发展。

当前,在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号召下,中建-大成公司坚持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加力改革创新,强化科技支撑,充分整合股东公司全产业链和科技创新优势,积极投身建筑工业化、数字化、绿色化浪潮,以“六力”协同打造了独具特色的新质生产力发展高地,不断探索高质量发展新模式。




筑牢根魂优势,党建引领释放红色生产力


中建-大成公司有50%股权属于国有,姓“公”不姓“私”,在追求创造经济价值的同时,公司党委更加重视政治引领,把准正确方向,旗帜鲜明讲政治,理直气壮抓党建,保证新质生产力下的企业发展方向更明、思路更清、步子更稳。

聚焦思想政治引领,公司党委始终以高度的政治自觉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扎实开展党内集中学习教育,推动各级党组织建立健全“第一议题”制度,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开展“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活动,以强化党的创新理论筑牢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思想基础;聚焦党业融合互促,创新打造“心力互融”合资企业党建工作品牌,将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各环节,将党组织内嵌到公司治理结构中,带动广大党员在科技创新、项目履约、安全管理等关键工作中挑重担、打头阵、展作为,为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提供坚强组织保证;聚焦人才队伍建设,实施“人才强企”战略,从员工职业生涯设计入手,搭建业务职级和技术职级发展双通道,为每位员工绘制成长地图,推广应用日本大成OJT(On the Job Training,在职训练)人才培养制度,使员工成长与企业发展同频共振。2015年起,启动赴日研修生学习交流活动,每年选派优秀管理人员到大成建设总部及项目一线进行中长期学习,打造了一批具有国际视野的复合型专业人才队伍,厚植新质生产力的人才动能。




夯实品质根基,精工匠造锻造质优生产力


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在质优,要坚持以新促质、以质促优。中建-大成公司始终牢记质量发展使命,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以“中建速度”和“大成品质”筑牢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基础。

着力品质建造,紧紧围绕“深化设计线、策划计划线、检验试验线、现场实体线”四线原则,严把工程品质关键线路。实施“首件样板”“工序穿插样板”“交标样板”,梳理施工全周期68项实体工序样板,涉及近500个关键节点。编制分项工程质量策划表单,从“原材—样板—施工—成品”四个阶段明确管控重点、输出管理成果,细化过程管控;着力高效建造,积极学习、推广应用日方先进项目管理做法,并以“资源协调高效”为目的,组建履约委员会,推动工程、技术、商务、招采“四位一体”融合,打造强支撑、强管控的“法人管项目”治理体系。推广应用日本大成的“三日计划”、结构进展监控曲线、节点比较法等现场精细化管理方式,开展数字量化及可视化工期管控,有效提升项目履约水平;着力安全生产,坚持安全生产与工程建设“两手抓”,总结、提炼日本大成17项融日式安全管理做法,创新打造“137”(“1”是深化学习日方精细安全管理先进做法;“3”是每年常态化开展“春节后复工复产安全大检查、6月份全国安全月、百日安全无事故”三大安全主题活动;“7”是创新打造“安全周循环管理”模式)安全管理模式,有效保障施工生产安全可控。近三年来,公司荣获“国家优质工程”“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等国家级、省部级质量奖26项,斩获国际安全奖11项,被中国质量协会质量保证中心授予“精益建造最佳实践单位”,在施项目荣获“5A铂金级”建筑企业融日式管理最佳实践项目管理认证,“精工品质 至诚服务”的企业品牌形象深入人心。




锚定双碳目标,节能降碳点燃绿色生产力


新质生产力的主要载体在产业,在国家“双碳”目标的引领下,中建-大成公司在“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绿色建造方面进行积极探索,先后成立“双碳”工作室、低碳节能设计研究院,拓展低碳设计优化、既有建筑节能服务、建筑节能全过程管理等业务,在绿色低碳发展中走在前、作表率。

2022年,中建-大成公司在行业内率先研发出覆盖全业态、全周期、全层级的“建筑施工全过程碳排放计量平台”,能够高效分析和把控建筑施工全过程碳排放水平,现已在北京多个工地投入使用,实现年均节能减碳措施节省费用近千万元、人员投入成本降低20%、碳排放降低比率达25%,2023年荣获中国质量协会“碳数据管理最佳实践推进奖”;联合清华团队设计打造国内首个“面向公共建筑的碳管理系统”,实现对既有建筑用能的精准诊断,极大提升建筑节能运行及降碳潜力,在北京、广州等城市众多商业综合体的实践应用中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2022年入选人民网“数造新实体”首批优秀案例库;与北京科技大学联合完成的“数据驱动的建筑全生命周期碳管理技术和应用”,建立了建筑领域碳管理全生命周期的智能分析体系,实现了各类建筑碳管理智能化升级,该成果现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获评“2024年度工程建设行业产学研协同创新先进案例”。中建-大成公司先后获评第二届碳中和博鳌大会“碳中和领域企业贡献奖”以及中国节能协会“2023节能服务产业创新企业”称号。




加力智改数转,数字驱动提升智慧生产力


当前,以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等为代表的数字技术迅猛发展,正在对建筑业进行渗透和赋能,成为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驱动力量。中建-大成公司牢牢把握数字化发展趋势,持续促进数字技术和实体业务深度融合,推动业务智能化创新发展,实现数字化转型升级。

在内控管理方面,主动顺应“互联网+”发展趋势,通过OA管理平台搭建“数据中心”“指挥中心”“决策中心”,打破信息孤岛和管理壁垒,力促管理“全层级、全流程、全方式”创新重塑,全方位提升运营效率和数据安全。同时构建起“可视化、实时性、智能化”于一体的数字指挥中心,形成BI看板,直观展示公司年度运营情况及项目实时数据,实现对公司运营数据的全面把控分析;在智慧建造方面,积极整合BIM数字技术和精益建造,成立BIM中心,以“数模分离”为方法建立项目数字孪生底座,提高基于BIM的多方协同和数字化交付能力,推动BIM数字化带动业务管理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大力推进“智慧工地”软硬件开发,以可控化、数据化以及可视化的智能系统对工程进行全方位全要素全生命周期的有效监管,有力提升项目内部进度、质量、安全的管控效率,减少传统施工粗放式管理所产生的不必要的浪费,推动现场管理运维步入智能化时代。




拓宽发展维度,平台赋能激发创新生产力


创新是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牛鼻子”,近年来,中建-大成公司积极打破边界壁垒,加快创新平台建设,充分整合、吸纳内外部创新资源和要素,构建起开放包容、互利共享的创新矩阵,收获了超百余项创新成果。

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打造全资子公司——中建大成绿色智能科技(北京)有限责任公司(下称中大科技公司),深耕绿色施工技术、新型材料应用、节能建筑ZEB模式、光伏一体化等领域,推动“研发、咨询、实体”三线并进,全面点燃科创星火,成为中国建筑旗下首家北交所新四板挂牌的科创企业,成功获评北京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称号。成立公司技术中心,致力产业技术研究,加速科技成果转化,近三年实现授权专利5项,授权实用新型专利44项、登记软件著作权21项,参编国际标准1项、国家标准2项、地方标准2项及团体标准10余项,2项技术成果获评国际领先;构建开放创新生态,联合国家发改委大数据国家工程实验室成立“建筑碳管理中心”,构建建筑碳管理科技创新平台。与宝晟能源公司联合打造“中大宝晟建筑储能实验室”,致力建筑储能成果向生产力转化。此外,中建-大成公司先后与北京大学、北京科技大学等高校联合共建教学实践基地和就业实习基地,与南京市玄武区、张家口氢能研究院、日本松下等国内外政企单位深度合作,围绕管理创新、技术创新、材料创新开展科研攻关,推动“产、学、研、用”一体化发展,2024年被中国施工企业管理协会授予“工程建设产学研合作创新试点单位”称号。




坚守合资初心,务实合作凝聚融合生产力


曾经的中建-大成公司引进了外资和先进的施工技术,为新中国工程建设领域提供了宝贵经验。站在新时代的伟大征程上,中建-大成公司将合资合作优势不断放大,积极推进股东双方更深层次务实合作,实现了更高水平的互惠共赢。

坚持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创新打造“中大融合管理讲坛”,由中日双方股东公司轮流选派高层领导、行业专家,针对各自的强势领域及优势专长进行专题授课,为中日合作交流作出了积极贡献,构建中日建筑企业互学互鉴的最佳渠道和公共平台;坚持融合互促、互利共赢,积极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加速推进国内外双向资源流动及产业链整合,集中股东双方优势推进第三国合作项目落地,形成相互促进的“双循环”格局;坚持“放大特色优势,实现量质齐升”的经营理念,获取引进日本大成在在抗震建筑、水务环保、垃圾分类及无害化处理等方面的世界级领先技术,并结合市场需求在消化吸收基础上完成创新与推广,推动先进技术在国内产业化落地,不断提升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能力和水平。“十四五”期间,中外双方共同提出“一三三”(“一”个目标:致力于成为中外合资建筑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典范;“三化”方向:国际化、数字化、特色化;“三型”追求:创新型、精益型、幸福型)发展目标,致力打造“中外合资建筑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典范”,充分体现携手共进、合作共赢的坚定信心。




成效与影响


在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理念引领下,中建-大成公司充分放大六力协同效应,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引领性成果。“十四五”以来,公司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积极服务“两新一重”“东数西算”“民生保障”等国家战略,合同额历史性突破百亿大关,年均增速达30%,接连获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中关村高新技术企业、北京市首批创新型中小企业、北京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博鳌全球碳博会“ESG可持续发展企业”,荣膺北京市市级企业技术中心、北京市外资研发中心认定,高质量发展步伐坚实有力。

在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火热实践中,广大干部职工不断解放思想、奋发进取、担当作为,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立足岗位争创一流。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许涛先后获评“2022年中国好人”“2023年首都劳动奖章”荣誉称号,“许涛劳模创新工作室”荣获“广东省工业系统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称号,接连涌现出岗位能手、技能人才、榜样人物等先进典范20余人次,高质量发展动能更加澎湃。

在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成果转化上,中建-大成公司以管理方式改革、生产方式创新,实现科技创新成果高位突破,“专业化、特色化、品牌化”发展优势更加凸显。公司改革发展和党的建设成果两度登上《国资报告》,多次亮相央视“新闻联播”“焦点访谈”等新闻媒体,获人民日报、新华社、学习强国、人民论坛网等核心媒体报道300余次,2022年,中建-大成公司作为唯一一家中外合资建筑企业亮相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向世界呈现了“智建+低碳”在建筑领域的全新演绎,有力展现“中国建造”向“中国智造”的跨越转变,高质量发展底色更加鲜明。




经验与启示


建筑业是国民经济的传统支柱产业,是产业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阵地。作为国家建设的主力军,国有建筑企业必须抢抓机遇、苦练内功,因地制宜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

一是要以高质量党建赋能新质生产力。实践证明,党建工作做实就是生产力、做强就是竞争力、做细就是凝聚力,国有建筑企业应充分发挥党组织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将党组织建在组织链、人才链、业务链上,将党建工作的政治引领力、组织凝聚力转化为企业发展推动力、创新驱动力,为新质生产力发展蓄势赋能。

二是要以高标准科技创新塑造新质生产力。国有建筑企业要强化科技创新的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和生产力发展路径,要从“量”的扩张转向“质”的提升,积极向建筑工业化、数字化、绿色化方向转型升级,推动建筑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走出一条集约化、内涵式发展新路,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

三是要以高水平开放合作释放新质生产力。新质生产力的发展需要全产业链的支持和优化,国有建筑企业要积极推动内外部资源共享和协作,促进产业协同,深化交流合作,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形成全链条、系统化的创新发展格局,为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提供可持续、系统性保障。


内容来源:人民论坛网·国家治理网

编辑审核:党建工作部(企业文化部)